一场“蓄谋已久的算计”:
洪森为什么出卖佩通坦?
撰稿|常开明
洪森把佩通坦的私人通话录音公之于众,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切割”。
综合多方信源,可以归结为三条直接动机、一条深层算计。
洪森用一盘录音带换到了国内半季度的掌声,却赔上了三十年积攒的“东盟协调人”信誉。
一、直接动机:面子、票子、位子
1. 面子——“撤军”被泰方拿来邀功
佩通坦在电话后对外放风,说柬埔寨“迫于泰国压力”才从争议地区后撤。
洪森认为这让自己在国民面前“像被恫吓而退”,于是干脆把录音捅出去,证明自己没低头。
2. 票子——电诈、...利益被连锅端
佩通坦上台后,响应中方要求,在泰柬边境大规模清剿电信诈骗园区和非法...。
这些灰色产业年流水超过百亿美元,幕后最大受益人正是洪森家族。
洪森眼看财路被掐,索性翻脸。
3. 位子——给儿子洪玛奈“递梯子”
洪玛奈刚接任首相,支持率低迷,又闹出“德崇扶南运河停工”风波。
洪森把录音公开,让儿子顺势打出“硬杠泰国”的民族牌,一次拉升15个百分点支持率。
二、深层算计:借刀杀人,拔掉泰国唯一的“亲柬派”
泰国军方、保皇派历来对柬埔寨强硬,唯独他信家族因历史渊源愿意谈合作。
洪森把佩通坦“私房话”曝光,等于把泰国内部仅剩的温和力量一并推到墙角。
泰国政坛再无缓冲,柬方以后在边境谈判中反而更容易“漫天要价”。
所以,洪森“出卖”佩通坦,不是私人恩怨,而是家族利益、国内政治和区域博弈的三重计算——既保住钱袋子,又给儿子抬轿子,还把泰国逼到墙角。
三、洪森“赢了战术,输了战略”
他的个人声誉在柬埔寨国内短暂加分,却在整个东南亚乃至更广范围里出现“雪崩式”下滑。
1. 国内:民族英雄的老剧本
录音曝光后,金边街头出现万人游行,官方媒体把洪森塑造成“捍卫国界的斗士”。
在柬埔寨民族情绪高涨的当下,这种操作让他的支持率瞬间抬升约15个百分点。
但这是典型的“内循环”红利,来得快,退得更快。
2. 区域:东盟“长者”人设塌方
- 外交礼仪破产:
泄露私人通话、把对方尊称“叔叔”的片段当武器,打破了东盟政客之间“私下可谈、公开留面”的潜规则。
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公开指其“言行不一、毫无信誉”。
- “没人再敢和他谈心”:
他信一句“今后谁跟他说话都得先摸摸兜里有没有录音笔”,被多家国际媒体大标题引用,直接戳中洪森的软档。
- 多边场合被边缘化:
在最近两场东盟峰会上,洪森的名字从官方议程里消失,各成员国外长会议合照时,他由以往的第一排被安排到第二排角落。
3. 国际:投资与援助的“寒蝉效应”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原定7月签约的3.5亿美元湄公河桥梁贷款被“技术暂停”,理由是“需重新评估柬埔寨政治稳定性”。
欧盟也把原定的“除武器外全部免税”(EBA)复审提前到10月,要求柬方“就信息泄露与法治标准作出说明”。
洪森原本最在意的“后首相时期国际长者”形象,一夜之间变成“不可预测的泄密者”。
4. 家族:洪玛奈被迫替他“补锅”
洪森本想用录音给儿子抬轿,结果洪玛奈不得不在东盟外长会上多次道歉,并承诺“柬政府坚持外交程序,参议院不参与谈判”。变相承认父亲“越权”。
洪森用一盘录音带换到了国内半季度的掌声,却赔上了三十年积攒的“东盟协调人”信誉。
今后无论谁坐在曼谷、河内或雅加达的首相府,与洪森通话前都会先关掉录音设备——这本身就是对他个人声誉最冷酷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