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软件资讯

日本大地震预言时间点已过:没震,日本发生毁灭性大地震?预言时间已过,无事发生!10..

  • 更新日期:2025-07-05
  • 查看次数:2

近日,一则关于“日本7月5日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的传言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受此影响,有不少外国游客取消了赴日行程,日本的旅游业受到影响。

如今预言时间已过,

今日凌晨日本无事发生。

对于这一不实传言,

日本政府和专家纷纷站出来辟谣,

强调网传信息缺乏科学根据,

呼吁公众理性看待。

↓↓↓

日本气象厅地震海啸监视科科长海老田绫贵说,预测地震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何种规模。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预测这三点,此类谣言传播纯属骗局。

日本东京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罗伯特?盖勒也指出,目前并无科学证据支持这一预言。

据了解,所谓“日本末日”的预言来自日本漫画家龙树谅的《我所看见的未来》一书,书中记录了龙树谅多个“预言梦”。之所以龙树谅的梦境会引发网友如此大的反应,是因为她的梦境曾成功“预言”过2011年3月的东日本9.0级大地震灾难,就是那场引发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的地震与海啸。

但当时书中并没有画出大海啸的细节,甚至作者本人后来也曾解释,她当初画的海啸并非2011年3月的东日本海大海啸,因为梦里大家都穿夏季短袖衣服,所以极有可能是将发生在2025年7月的这场灾难。

对于2025年7月大灾难的预测,不仅有年月日,时间甚至具体到几点几分,梦中出现了大量细节,比如日本列岛的太平洋侧,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被大海啸吞噬了。

而后经过大量网络博主们的各种角度解读,恐慌情绪就开始传播了。

罗伯特?盖勒教授表示,就目前而言,利用科学手段预测地震是不可能的。

10天800次地震,为何专家反倒松了口气

这几天,“日本一地10天800次地震”的消息登上热搜,叠加“7.5日本大地震预言”,引发公众恐慌。两者纯属巧合,还是“预言”成真?文汇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原上海地震局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风险管理研究院研究员尹京苑。

他表示,“10天800次地震”反倒让他松了口气,这说明地震能量已相当程度被释放,不太可能积聚成破坏性地震。在尹京苑看来,7月5日将有大地震来袭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精确到日的地震预测百分百是谣言。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西南部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6月21日以来地震活动频繁,截至7月2日下午已累计监测到超过900次小规模地震,最高震级5.5级。当地尚未报告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日本气象厅2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当地民众继续做好防灾准备。

鹿儿岛县位于菲律宾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处,属于地震频发区域。尹京苑推测,该地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多次小地震是常见的地震能量释放,这反而表明该地近期不太可能有大地震发生。

尹京苑进一步解释,地震的发生是地壳内部断层破裂时释放机械能所致,就像打游戏需要“攒大招”,地壳内部这种能量蓄积愈久,后续地震爆发愈猛烈。此次鹿儿岛县群震将地壳储蓄的能量逐步释放出来,“大家反倒可以松口气。”

谈及是否会对中国造成影响,尹京苑说,此次鹿儿岛县的地震属浅源地震(0-60公里),本身强度不大,影响范围有限,波及日本本岛的可能性极低,更别提影响中国,大家不必恐慌。

尹京苑说,对于地震,要始终保持防范心态。比如,如外出旅行时留意住所的逃生通道、避难场所等,但没有必要恐慌,影响正常生活。

中国驻日使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自然灾害

鉴于日本近期自然灾害频发,高温天气持续,中国驻日本大使馆4日发文提醒在日中国公民及来日游客密切关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加强安全防范。

据日本官方消息,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海地震活动频繁,自6月21日8时至7月2日16时共记录有感地震超过900次;台风“木恩”已在日本南部海面生成,正向本州东部近海移动;日本今年6月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酷暑天气预计将持续至9月。

鉴于此,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特别是来日游客提高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地震、台风等气象预警和防灾信息,必要时及时前往安全区域;注意出行与交通安全,极端天气下避免前往河道、海边和山区;同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本文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文汇报

相关作者:刘琦

微信编辑: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