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 google

软件资讯

媒体评民航局充电宝新规,话说 | 充电宝新规,何以成消费者之痛

  • 更新日期:2025-07-05
  • 查看次数:1

媒体评民航局充电宝新规

最近不少带着充电宝的旅客

在机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面对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

旅客旅客们要么焦急争辩

要么无奈放弃

社交平台上相关吐槽不绝如缕

那些不满的声音

到底来自何方

为什么?

话?说

充电宝新规,何以成消费者之痛

机场安检处,被拦截的充电宝堆成小山,旅客们或焦急争辩,或无奈放弃转身登机——这是6月28号以来全国多地机场常见的场景。

航空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禁止有安全隐患的充电宝登机,是无可争议的共识。新规的初衷正当且必要。然而,本轮充电宝风波持续引发热议,焦点在于规定的后续执行环节。

最突出的矛盾在于执行中的“一刀切”现象。根据规定,2024年8月1号之前生产的移动电源,并不强制要求通过3C认证。这意味着,即使是质量合格、信誉良好的大品牌产品,甚至是拥有欧美CE、FCC等权威认证的产品,也可能因历史原因缺少3C标识。但在新规的严格执行下,没有标识就意味着无法通行。

这导致被拦截旅客面临两难:要么请亲友专程来机场取回,要么只能当场舍弃。社交媒体上,有旅客展示高价购入却一次未用即被没收的充电宝票据,更多人是不得不更换仍在正常使用的旧设备,承担计划外的支出。夹在历史遗留的产品标识问题与刚性的新规要求之间,最终是消费者承担了所有!

这场风波的核心,是怎样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刚性前提下,更精细地平衡旅客的便利与权益。化解矛盾需要更周到的政策设计和更具温度的执行方式。如果能兼顾历史现实,为消费者提供缓冲和便利,减少非必要的损失,将更能体现政策的效能与温度。

安全底线必须守住,公民权益同样不容忽视。让安全归安全,让便民归便民,方为治理之道。

媒体评民航局充电宝新规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