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打还手致人死亡,正当防卫变故意伤害?被判八年引全网热议
- 更新日期:2025-07-05
- 查看次数:1
什么叫正当防卫?看完这条新闻让无数网友陷入了迷茫,评论区更是清一色愤怒……
凌晨的微山,寒气裹着酒气。一场由拼桌饮酒点燃的冲突,最终将马师傅钉在了“故意伤害致死”的审判柱上——八年刑期。
他年逾七旬的老母钟女士(化姓)的声音在电话里颤抖:“我儿先是被打的啊!一身是伤!他是被拉开后,才还了那一拳……”冰冷的判决书印证着她的哭诉:马师傅事后诊断,胸外伤、胸壁挫伤、头面外伤,伤痕累累。
命运的扳机,何时悄然扣下?
2024年1月31日凌晨,王伟携家眷在一家大排档饮酒,偶遇朋友刘力昊(化名)与跑运输的马师傅。推杯换盏间,两桌并作一席。
几杯下肚后,酒意渐浓,马师傅欲离席,却被王伟拦下。几句口角,火星迸溅。王伟的儿子王宇(化名)率先发难,推搡马师傅肩膀,旋即升级为污言秽语的互骂。王宇抬脚猛踹马师傅胯部,紧跟着一拳砸向其头部。
战火瞬间从杯盘狼藉的桌面,蔓延至清冷空旷的店外。混乱中,朋友刘力昊奋力将马师傅拽至一辆白色轿车尾部,试图隔开这团戾气。就在这时,王伟的身影紧跟而至。电光石火间,马师傅的右拳挥出,重重落在王伟左颊。王伟捂脸,身体如风中残烛般摇晃,最终倚着冰冷的车体,颓然瘫倒。
这一拳,那一倒,生命就此升天。
济宁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的报告,揭示了一个残酷而冰冷的真相:夺走王伟性命的,是脑血管畸形破裂引发的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疝、脑干水肿。鉴定意见冰冷地指出:长期饮酒、高危高血压、剧烈情绪波动——甚至一次“轻微暴力”,都可能成为压垮脆弱血管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伟,本身背负着三级高危高血压的重压。事发前六小时,酒精便已在他血管中奔流。多位目击者描述他当时“脚下拌蒜”、“身子打晃”。
马师傅的辩护律师在庭上疾呼:尸检报告未见王伟面部有对应的青紫淤伤,鉴定结论也未明确指认那一拳是直接致死元凶。更关键的是——监控画面捕捉到王伟被搀扶进入饭店时,步履已显蹒跚。律师的质疑如重锤落下:“这些迹象,难道不是发病的先兆?”
辩护的核心指向“意外”:面对王伟如此复杂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的、随时可能引爆的“血管炸弹”,马师傅那一拳,客观上无法预见致命后果,主观上更无加害故意或疏忽过失。
然而,法律的判决,丈量的是行为与后果的冰冷连线。
微山县人民法院的判决,令人唏嘘不已:马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这铁一般的结论,与马家人及律师悲怆的“意外”辩词之间,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马师傅不服,上诉的卷宗已然递出。法庭之上,他始终未曾低下认罪的头颅。身后,是年迈双亲佝偻的背影——两位七旬老人,借遍亲朋,凑足十三万元赔付给死者家属,换来一纸冰冷的“和解协议”,却未能捂热一纸“谅解书”。这个靠马师傅方向盘讨生活的五口之家,顶梁柱轰然折断,只余下老弱妇孺在凄风苦雨中飘摇。
两个素昧平生的男人,被一杯烈酒、几句口角、一串拳脚,死死捆缚在命运的绞盘上。马师傅挥出那一拳的刹那,可曾听见命运齿轮啮合的刺耳声响?法律判定其罪,核心在于:他的行为,客观上成了点燃引信的那簇火苗——无论那根引信(畸形的血管)本身多么脆弱易燃,无论对方是否率先点燃了火药桶(动手在先)。
这八年刑期,是一记沉重的警世钟:暴力一旦脱缰,后果我们已无法预料。
法律的逻辑,不为“谁先动手”的意气之争所左右,更不为“自身有疾”的特殊体质所模糊。它守护的,是生命权不可侵犯的绝对尊严——哪怕这生命,本身已如布满裂痕的琉璃。它丈量的,是行为与毁灭性后果之间,那根冰冷而清晰的因果之链。
一次未能勒住的缰绳,一场未能压住的怒火,足以将两个家庭,拖入无底的深渊。深渊之下,是法律用八年光阴写下的、血色的注脚。
那么你觉得什么叫正当防卫?八年判的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