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在此时放出访华风声,特朗普访华真相:24%暂停关税即将到期,怕中俄联手打破..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6
请您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上海热线观察”,点评台湾时事,分析中美形势,爆料国际热点秘闻。
特朗普释放访华信号,甚至可能出席中国抗战胜利阅兵,外界看到的是一反常态的"对华友好",但细究关税协议细节和美军的秘密部署,这场博弈背后竟是稀土卡脖子、联合国外交角力与高超音速军备竞赛的叠加,而中国的反制底牌早已悄然亮出。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华姿态的突然软化,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至少有两个目的。
首先就是和经贸方面的合作,此次特朗普会带数十名CEO前来,就是想和中国谈合作。
5月12日日内瓦会谈达成的关税协议中,中美双方罕见地同步暂停了24%的加征关税,有效期90天,至8月中旬。
眼看着关税协议快到期了,美国却始终没有得到最想要的稀土,美国智库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掌控着全球90%的军工级稀土供应链,而解放军刚刚公布的稀土永磁电机技术,直接威胁到美军F-35战机的生产线稳定性。
美军新设立的司令部专门统筹网络、太空和远程导弹作战,却被中国用稀土衍生技术反向"卡脖子"。
所以,特朗普对华态度转变是利益使然,而且只是暂时的。
其次,特朗普想借助此次访华的机会,来巩固自己在全球的地位。
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团队正试图用"出席中国9?3阅兵"的橄榄枝,换取中方领导人参加9月纽约联合国大会80周年纪念。
美国很清楚,若中俄领导人缺席由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庆典,转而在中国另办纪念活动,将实质削弱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对特朗普而言,这绝非小事,因为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俄等国的崛起让美国感到不安。
不过,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远非一次访问或一场会议所能概括。尽管特朗普政府近期表现出柔性姿态,但未来几年对华打压的政策基调并未改变。从科技封锁到地缘围堵,美国的对华战略依然充满竞争性。
特朗普嘴上说要访华,背后的小动作一直不断,最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又有新动作。
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查尔斯?弗林亲口承认,美军正在太平洋地区组建两个“多领域特遣部队”的指挥中枢,专门负责整合网络战、太空作战、电子对抗和远程精确打击等尖端作战单元。
这支新型部队的级别不低,直接由两星将领坐镇,部分指挥权限甚至归属美军印太总部统辖。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套配置摆明了是针对解放军在台海和南海日益增强的军事存在,尤其是针对中国统一台湾而预作准备。
既然美国没有丝毫诚意,那么中国也不必手下留情。
目前中国手握两项关键筹码:8月到期的24%对美关税恢复权,以及稀土出口的"精准调控"能力。
若24%暂停关税按期恢复,将直接推高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0.8个百分点。而中国通过"稀土-军工-通胀"的传导链,已悄然将博弈焦点从贸易逆差转向了战略威慑。
美军宣布亚太布局的同一天,中国官宣了一项能让高超音速飞行器机动性提升30%的尖端科技。这项黑科技通过稀土材料的革命性应用,大幅提升了高超音速武器的机动性和稳定性。
当美国还在为“怎样拦截东风导弹”发愁时,中国新一代稀土推进系统可能已经进入实战部署。
目前看,特朗普的关税大戏注定是要烂尾,不光是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针对其他国家的也是一样。
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反反复复,但和中国的谈判中,美国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8月到期的暂停关税协议,大概率还是要延长周期的。
眼下最关键的倒计时是7月9日,这一天,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的"暂停期"将到期。但观察近期白宫动向会发现,特朗普的心思根本不在关税谈判桌上。
他真正押注的是一场代号"大而美"的财政刺激法案,这个要在7月4日独立日前闯关国会的重磅政策,才是牵动关税决策的隐形开关。
但特朗普团队既想用关税大棒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又缺乏承受反噬代价的决心。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被迫宣布延长大部分国家的关税暂停期。
至于改变亚太格局,美国更是有心而无力了。
中国有绝对的实力对抗美国,而且9月3日,普京将出席中国的大阅兵,并且和中国深化合作。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透露,普京或将以一种特殊的,隆重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纪念日。
中俄即将开展的这些合作,一定是为了巩固中俄两国在联合国的大国地位,以及推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向东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想要打造一个以“美国霸权”为中心的世界,是绝对不可能的。
往期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