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都是“撑”出来的!想延长寿命,记得这样做,【幸福生活?安享】吃得越多“走”得..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1
近些年,网上又疯传“饭量决定寿命”的言论,这种观点认为,一天吃多餐,且每餐都吃“十分饱”,容易增加身体患上某些疾病的风险,给健康埋下隐患。
这种说法对吗?
当然,凡事都有适度,有时候“能吃”真的不一定是福。
能吃不一定是福
吃得太多、暴饮暴食,它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来说,长期摄入能量过剩,容易导致肥胖。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肥胖者气血运行不畅,易出现气滞血瘀,身体哪些地方一旦出现了气滞血瘀,哪里就容易生病。
如果经常吃撑,不仅会让我们增加体重,还可能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如胃病、骨质疏松症、心肌梗死、神经衰弱、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等。
因此,适量饮食,遵循“七分饱”原则,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
“七分饱”,即在感到饱腹的同时,还能继续吃下少量食物时,便停止进食,以达到营养均衡而不过量。这一原则也与《黄帝内经》中提倡的“饮食有节”不谋而合。
适当保持“饥饿感”,你的身体会感谢你
1.有助于延缓衰老:2023年,《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饥饿感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元组蛋白修饰,进而调控基因表达,最终达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目的。
2.有助于延长寿命:2024年,《自然》期刊上发表一项研究发现——适当限制进食热量可以显著延长寿命。换句话说,适当保持饥饿感,更有希望成为长寿之人。
3.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2025年4月,《科学免疫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饥饿感可以直接影响我们身体外周免疫细胞的动态调节,让免疫系统发生变化。
想要“以食养身”,三餐这么吃
想要“以食养身”,就要正确理解这些养生智慧,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合理饭量,摄入均衡营养,让正确的养生理念融入每一餐中。
1.定时定量:《饮膳正要》中提到“饮食以时最为贵”,强调了定时定量进食的重要性。
合理安排三餐,做到早餐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补给一夜睡眠的消耗;午餐摄入充足的能量,以支撑一天的生命活动;晚餐不宜吃得过饱或过于油腻。三餐按时吃,营养均衡,有助于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2.细嚼慢咽:《养生四要》中强调“细嚼慢咽,以利消化”,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可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吸收。除此之外,细嚼慢咽还可以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防止出现高血糖。
3.规范饮食结构:《老老恒言》中提出饮食要“因人制宜”,对于不同体质、年龄段以及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来说,饮食结构也应有所差异。
老年人脾胃较常人虚弱,应选择质软、易消化的食物;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既要保证摄入充足的食物量,又要保证食物的营养丰富;体质寒凉者,应适当吃些属性温补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等;体质燥热者,可选择一些属性清凉的食物,如绿豆、冬瓜等。
来源:养生中国
大家都在看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
感谢关注点赞,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