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
广东茂名信宜中山大学
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监控
显示惊心动魄的一幕——
医护团队一路小跑
转运一名肛门大出血的患病儿童,
途中一名医生呈跪姿维持治疗。
据该院医生介绍,
这是紧急止血的临时操作,
而男童大出血、濒临休克
竟源于一个小动作。
掉息肉竟致大出血
医生跪床紧急止血
“医生!快救救孩子!”7月15日晚,一对年轻父母抱着4岁男孩冲进急诊大厅,急切呼救。家长衣服和孩子的屁股、裤腿都满是血渍,情况触目惊心。
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急诊科先为男孩做止血处理,小儿外科团队一边监测孩子情况,一边联系了麻醉科手术室、内镜科准备救治。
男孩股间的血一直止不住,渐渐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监测仪发出警报,生命活力在减弱。医生当机立断用直肠压迫和腹部压迫的方式止血,转运时更是在病床上跪着保持这个动作,丝毫不敢放松,跟着车床冲向手术室。
手术室外,家长又急又悔,说都怪自己。原来男孩之前就反复大便带血,这次排便时肛门有“小肉球”脱出,家长情急之下掐断了肿物,结果导致肛门出血不止,才赶紧送医。
出手术室转ICU
多学科协作化险为夷
多科室主治医师共同为男孩手术,先通过结肠镜检查拟行镜下止血。镜下可见其肛门15厘米处结肠有息肉,表面有离断痕迹。医护团队镜下切除直径约1厘米的息肉,检查全结肠未发现其他病变。
手术紧张救治后,男孩面色转红润,血压趋于稳定。但他还伴有呕吐,检查发现患吸入性肺炎,术后被送ICU监护治疗,后转至儿科,经雾化、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病情迅速好转,4天后康复出院。
手术中内镜下发现结肠息肉,经按压止血后已经停止了活动性出血。
自行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及时就医是上策
医生指出,儿童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有三:幼年性息肉(占比超70%)、梅克尔憩室(可致致命肠穿孔)、过敏性紫癜(肠型)。其中,幼年性息肉可能与遗传、慢性肠道刺激、生活方式等相关,常表现为排便后无痛性鲜血滴落,排便时可脱出“樱桃红色肉球”,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小儿贫血。
需注意的是,
息肉蒂部血管丰富,
受机械刺激易引发难止的动脉性出血,
强行揪出或不当处理
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因此,发现儿童便血且有“肿物”脱出时,要遵循“三不”原则:不自行处理、不迷信偏方、不拖延就医,应立即送医。即使未见“肿物”脱出,若有持续便血等症状,也需重视并及时就医,必要时做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由医生针对性治疗。
新闻夜航精美礼品免费送
每期点赞、转发、在看每项前十名,
将获得精美新闻夜航文创马克杯一个。
怎样参与:
①阅读新闻夜航推送的文章并点击下面“赞”“在看”并将文章转发分享。
②每天24点进行当日数据统计(24点之后,点击无效)。
③每周一进行数据汇总统计,“赞”“分享”“在看”排名前十的粉丝(共30名)获奖。
④获奖名单将于每周一公布,请获奖者在当日私信发送收货地址、联系电话及文字信息“我要领礼物”,到新闻夜航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尽快寄出。
⑤获奖名单请在菜单栏“获奖名单”中查阅。
来源:新闻坊综合羊城晚报(记者 刘颖颖)、广东中山六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24小时新闻热线:400-004-7179
编 辑:张佳丽
主 编:王 莹
审 核:孙一奇
统 筹:马长庆
监 制:李 伟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