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下最近车圈的几个热点,前一段时间因某个车企的一场事故,工信部对车企的智驾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发文明确:命令禁止汽车厂家过度宣传智能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
如将L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智能驾驶”,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营业主体处以罚金,情节严重的直接吊销营业执照;如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责任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今后禁止车企再吹牛。结果一周不到,华为在央视直播,正式发布L3级别的自动驾驶。华为用一场发布会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当其他车企还在为"L2.999"的擦边球宣传焦头烂额时,华为乾崑ADS 4.0带着中国首个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杀出来了!
不得不说这场发布会犹如平地一声雷,打了众多友商一个措手不及,这就好像是考场里大家都在埋头答卷,突然有人提前交卷并且还拿了满分,你不服不行,不行也得憋着!因为这是中国智驾的里程碑,华为敢喊出“L3商用”,背后是实打实的底气:出了事我负责!这种底气,国内找不出第二家。国家不允许智驾吹牛,但允许你真的牛。
一、什么是L3自动驾驶?
前几期的文章中我有提到关于自动驾驶等级分类,这里我再重新提一下《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L1级:辅助驾驶,车辆具备一定的驾驶辅助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和车道保持系统。驾驶员仍需全程监控驾驶环境,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L2级:部分自动化,车辆可以同时控制车速和方向,实现更高级别的驾驶辅助。驾驶员在高速跟车或自动泊车时,仍需保持对车辆的监控。
L3级:条件自动化,车辆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如高速公路。驾驶员在系统请求时需在10秒内接管车辆,否则系统将自动停止。
L3级则为有条件自动驾驶。在一定条件下,驾驶权交给自动驾驶系统,出现事故责任由厂商承担。
不符合条件时,系统报出接管请求,由驾驶员接管车辆。如果系统提示接管,但驾驶员未能及时反应导致事故时,责任仍可能由驾驶员承担。
根据我国法规,系统需提前10秒预警,所以不用担心出现事故发生前1秒,系统退出的情况。
L4级:高度自动化,车辆在限定区域内可以完全不需要驾驶员操作,如城区固定路线。驾驶员通常需要在车内准备接管。L5级: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任何条件下自主驾驶,适应任何驾驶环境。这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最高境界,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
按照这个分级,华为发布的ADS4.0的高速L3解决方案,意味着系统犯错主机厂需担责,但前提是你得按照产品手册在高速上正常使用(超出条件你仍然是第一责任人)。
二、华为祭出了哪些王炸?
说完了汽车自动驾驶分级知识,所以大家以后一定要分清楚车企宣传的自动驾驶等级,无论车企吹嘘的天花烂坠,各位车友们就直接盘他一句,你们属于什么等级,如果他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L3等级,有国家交通法兜底,我们就可以放心入手,但凡再怎么吹2.99999等级,说到底还是属于L2等级,有问题车企完全不敢负责。
那华为在这次发布的乾崑ADS4.0到底有多牛。
先来看看这组数字:6亿公里云端仿真测试、50万停车场自动泊车覆盖、全系标配能识别3厘米障碍物的激光雷达。发布会上,华为车BU CEO靳玉志撂下一句话:"安全是智能驾驶的唯一底线,我们投入99%的精力解决1%的极端场景。"具体怎么操作的呢?那就是“开挂”:用AI生成1000倍于真实世界的极端场景(比如突然窜出的行人、暴雨天打滑),让系统自己“刷题”,训练出远超赛车手级的反应。并且车上装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六眼战神”,连3厘米高的台阶都能识别,还能通过声音、视觉综合判断路况,决策速度提升50%。除此以外,安全系统也是武装到了牙齿,CAS 4.0防碰撞系统覆盖全场景:雨天雾天、高速低速、前后左右,连驾驶员突然晕倒都能自动接管。
关于AI训练这一点,我在前面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已经提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前面的文章了解下。
三、ADS带来了哪些升级?
华为ADS 4带来了四大升级,包括架构、体验、安全和产业升级。
首先是架构升级。
华为在云端搭建了一个「AI老师傅」——World Engine世界引擎,用扩散生成模型技术,模拟出人类司机几乎遇不到的极端场景,比如鬼探头、暴雨天侧滑、施工路段突然变道等。这些场景的密度比真实路况高1000倍,相当于每天让AI 「开」100 万公里魔鬼赛道,快速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车上的World Action Model世界行为模型,则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能实时分析路况并生成最优路线。相比上一代架构,系统反应速度快了50%,变道更流畅,无效变道减少20%,急刹车次数降低30%,开起来像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新升级的XMC 数字底盘引擎,能同时控制车身、电机、悬架、转向等部件,实现预判式驾驶。比如高速爆胎时,系统能自动稳定车身;遇到颠簸路面,悬架会提前调整软硬度。兼顾安全性与舒适性。
其次是安全升级。
CAS 4.0全维防碰撞系统,可实现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以及全场景的安全保护。全时速:前向AEB(4-150km/h),eAES(50-135km/h),侧向防碰撞LOCP(30-130km/h),后向AEB(1-60km/h)。全方向:首发量产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最小精度3cm,解决车尾灯下黑 问题;分布式毫米波雷达,在雨雾尘天气下仍可靠运行。再则是体验升级。车位到车位(P2P 2.0)支持高速ETC闸机通行,预计2025年6月接入全国50万个停车场,打通「高速-停车场」最后断点。泊车代驾(VPD 2.0)实现地下跨层通行、代客充电,计划同期发布,重构泊车场景生态。在这四大升级的背后,靳玉志透露,华为车BU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拥有8000名研发人员,部件累计发货量超过2300万套,与产业链上下游超过60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目前,华为乾崑合作上市车型已经超过22款,覆盖中高端不同价位车型。2025年,还将有数十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新车陆续上市。
结语
这是属于华为的硬核时代,也是属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时代,或许很快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打工人通勤路上补觉,商务人士车里开跨国会议,退休大爷躺着环游中国..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今天华为捅破的这层L3窗户纸。
关注我,不迷路,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国内科技大爆发,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小编为您继续带来时政热点、硬科技、硬干货、普通人财富进阶之路、转型之路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