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涉嫌抄袭一事闹得甚嚣尘上。麦琳第一时间承认短视频模仿并致歉,并称“为了表示尊重和积极承担责任,会进行深入沟通协商补偿事宜”。但在外人看来,其行为难逃危机公关的嫌疑。
7月3日,当“被抄袭博主拒绝赔偿只求平静生活”的话题登上热搜榜,我们看到的是一名原创者身心俱疲地逃离舆论漩涡时的窘迫身影。
“原创不易”四个字并非虚言,个中滋味只有原创者才能深切体会。模仿者也好,抄袭者也罢,事后“滑跪”道歉再真诚,也不及事前展现责任心分毫。如果在创作伊始多花些心思查证、多长一个“心眼”规避雷同,何至于将他人与自己拖入后续的舆论泥潭?何至于原创者明明权益受损,还得无奈呼吁“请让自己的生活回归平静”?
“道歉经济学”更不能成为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尽管我们很难认为抄袭是麦琳本人故意为之,但此事确实为麦琳带来极大的收益。抄袭视频为其带来近30日最大涨粉潮,发布当天涨粉超2万,累计超2.7万。
更讽刺的是,流量时代“黑红也是红”,争议本身就是流量最大的“助推剂”。事后的道歉和被抄袭博主的回应又一再为麦琳引得巨大的关注。在此事上,抄袭的“性价比”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犯错成本与流量暴利严重倒挂。
被抄袭博主放弃赔偿的选择,或许是对维权成本的无奈妥协,但这种宽容不应成为抄袭者侥幸的理由。与其在侵权风波后“深情道歉”,不如在按下发布键前多一分警醒与敬畏。莫让每一次“马后炮”一次又一次地伤害那些真正的每天都绞尽脑汁,去为世界创造快乐的人。
撰文|李哲
主编|李锦
审核|朱宗威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出品 |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