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霜降节-壮族每年农历九月的传统节日

壮族霜降节

《壮族霜降节》,此词条收录于04/29,仅供参考

      壮族霜降节起源于壮族稻作农耕,最早是壮族百姓庆祝丰收、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后来加入了英雄崇拜,是壮族百姓一个有着盛大规模的传统民俗节日,于每年农历霜降日举行。

      壮族霜降节的节期为三天(天等县为九天),分为“头降”“正降”“尾降”。“头降”敬牛,百姓为牛梳洗、挂红彩,不能用牛力,禁鞭笞;“正降”祭神游神,百姓带着酒肉、果品、香烛等祭品,前往莫槐将军庙供祭;“尾降”娱乐,有唱“木伦”、演唱木偶戏、对歌、舞龙舞狮、现代的歌舞表演、篮球赛、赛球等。

      壮族霜降节主要流行于广西南部,崇左市(天等县、大新县)、百色市(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等地,影响范围包括云南、越南等地。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6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