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每人每年吃近百斤瓜,“年人均吃西瓜100斤”,外国人只能艳羡

中国的西瓜产量已经连续30年位居世界第一了。

文 |阿晖

夏日炎炎,还有什么比来上一块清甜多汁的西瓜更让人满足呢?

据央视报道,在我国,目前西瓜种植面积达2000多万亩,年产量稳定在6000万吨左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约占全球的60%,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粗略来算,我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西瓜将近100斤。

每人每年吃近百斤瓜

央视报道截图。

“中国人吃掉全世界60%的西瓜”“我国平均每人每年吃近100斤西瓜”的一话题强势登上热搜,在网友中激起千层浪,“吃瓜群众”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与西瓜的那些趣事。

有人幽默地表示:“100斤才十几个西瓜!看不起谁呢。”有人“痛苦”地表示:“小时候可以一次吃半个大号冰西瓜,现在一次只能大一点的‘口口脆’,胃不行了……”还有人调侃:“不管什么东西平均下来我都是拖后腿的那个。”也有人好奇:“这么多西瓜,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每人每年吃近百斤瓜

每人每年吃近百斤瓜

每人每年吃近百斤瓜

每人每年吃近百斤瓜

部分网友的微博评论截图。

中国人真的太能吃瓜

中国人吃掉全世界60%的西瓜,这是真的吗?

根据央视的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2025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西瓜产量上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年产量稳定在600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的60%。

事实上,中国的西瓜产量已经连续30年位居世界第一了。如果将世界第二到第十产瓜国的总产量相加,也只有中国的1/3左右。

西瓜年产量世界排名TOP 10(2020年数据,图源:新华网)

在消费量方面,中国人对西瓜的热爱同样令人惊叹。

2019年,中国人实际消费的西瓜超过700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消费就超过100斤。这个数字不仅包括了国内生产的西瓜,还涵盖了从国外进口的部分。如此庞大的消费量,让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最大的西瓜消费国。

虽然中国西瓜产量巨大,但出口占全球西瓜贸易量的比例仅在0.72%-2.17%之间,比如2020年我国进口西瓜约9.7万吨,而当年出口的西瓜仅有约4.4万吨。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生产的西瓜主要供国内消费,“中国人吃掉全世界60%的西瓜”绝非夸大其词。

有部分网友质疑“被平均”,这有国内的地域和人群差异的因素。国内一线城市对西瓜的消费更强,比如上海每年的西瓜消耗量约有40万吨,而农村地区的消费量相对就比较低。

在西瓜消费的总量数据中,除了我们平日吃掉的,也包括了果汁等加工行业,以及餐饮业的用量。

最近很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可算是狠狠地过了一把西瓜瘾。因为他们在自己国家,根本享受不到中国人的“吃瓜自由”,只能是眼馋加嘴馋干咽口水。

前两年网友晒图分享自己在海外买瓜的经历,称:“瑞士超市的西瓜,35rmb1/8瓢。”“德国西瓜好贵,买了28欧元的东西,居然10欧元都是瓜钱,一个西瓜够买四斤排骨。”

网友分享的瑞士超市的西瓜。

在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吃瓜自由”也是奢望。

在日本,普通品种的西瓜一般在2000日元-3000日元,大概相当于150元人民币。而在韩国市场,一个重约5公斤的西瓜被零售商标价26900韩元(约为人民币140元)进行售卖,前年还曾有过一个西瓜的售价要卖到约200元人民币的报道。韩国前总统文在寅曾晒出一张”吃瓜图“,明显瓜瓤发白质量欠佳,却被当作了奢侈水果。

每人每年吃近百斤瓜

文在寅在社交媒体晒出的“吃瓜图”。

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人能够享受到“吃瓜自由”,真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实现“吃瓜自由”的关键

在中国古代,西瓜可是不折不扣的稀罕物。由于种植技术有限,西瓜的产量不高,而且种植范围也较为狭窄,只有少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才有机会品尝到这种来自西域的甜美水果。就拿唐朝来说,西瓜被视为珍贵的贡品,只有皇室成员和贵族大臣才能享用,普通百姓只能望瓜兴叹。

但为何如今西瓜能够从稀罕物变成了国民水果,让中国人得以尽情享受这份甜蜜的自由呢?这背后,是土地、科技、人才与产业链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幅员辽阔,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地形复杂多样,从广袤的平原到起伏的丘陵,从肥沃的盆地到辽阔的高原,为西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中国“吃瓜地图”。图源:中国天气网

除了大自然的恩赐,中国的“吃瓜自由”更离不开无数育种专家的默默奉献,吴明珠院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吴明珠从1955年起奔赴新疆,投身于西甜瓜育种事业。她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杂交、选育等手段,培育出了“8424” “麒麟”等一系列优质的西瓜品种,不仅丰富了市场上的瓜类品种,也为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62年的科研生涯中,吴明珠培育出了30多个瓜种,占全国西瓜种植面积的80%,让中国的西瓜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中国人真正实现了“吃瓜自由”。

吴明珠院士在瓜田搞科研(资料图片)。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西瓜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为实现“吃瓜自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种植方式上,无土栽培和温室大棚技术的应用,让西瓜的生长环境更加可控,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在育种技术方面,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西瓜育种的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西瓜的品质和安全……

黄山屯溪区的大棚西瓜种植基地。图源:凤凰网

从田间到餐桌,西瓜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完善产业链的支撑。如今,中国已经形成了从西瓜种植、采摘、运输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各个环节紧密配合,让消费者能够以更加实惠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西瓜,为实现“吃瓜自由”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未来“吃瓜自由”体验更优

中国人的“吃瓜自由”,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产业发展的生动体现,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产业意义。如此庞大的产量和种植规模,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今,西瓜产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和销售模式,而是与旅游、文化、加工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创出了全新的发展模式。

2024年北京大兴西瓜节上全国西瓜“打擂台”。图源:北京周报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西瓜的种植技术将更加先进,品种将更加丰富多样,品质也将进一步提升。

在品种创新方面,科研人员将继续努力,培育出更多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的西瓜品种。除了常见的红瓤西瓜,黄瓤、白瓤、橙瓤等特色西瓜品种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满足消费者对于新奇口味的追求;小型西瓜、无籽西瓜、高糖西瓜、抗病西瓜等品种也将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每人每年吃近百斤瓜

北京自主培育的西瓜品种——“炫彩“小西瓜。图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有机、无污染的西瓜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西瓜产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确保西瓜的品质和安全。

同时,西瓜的深加工产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西瓜汁、西瓜酱、西瓜脯、西瓜籽油等产品将不断涌现,提高西瓜的附加值,延长西瓜的产业链。

未来,中国人的“吃瓜自由”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充足,更体现在品质上的提升、品种上的丰富和消费体验的优化。

往期推荐

《长安的荔枝》好看是好看的,但……

老人扎堆在快餐店占座乘凉,律师说这可能构成“侵权”?!

好巧不巧,内塔尼亚胡刚巧中毒!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