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男性。以下都是我个人纯粹恶意的纯粹揣测。
相信最近很多人被那位漓江文学奖获得者的获奖感言刷屏了,什么“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这位男作家的整场表演借着油腻老男人李宗盛的经典歌词,真的达到了出圈的目的。
是的,这是一场表演,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设计的。
他一上来说“有点不知道说什么”,这首先就是一个大谎言。即兴演讲这种事情,有,但非常罕有。而作为一个大奖的入围者,尤其是很年轻的入围者,99.99%的从入围那一刻,甚至从报名参评那一刻,就开始在酝酿自己的得奖感言了。哪怕根本没有机会获奖,也都在心里酝酿获奖感言,还会不断修正不断改进,想象自己在说某一句话时该做什么表情什么动作。最后在获奖台上表现得云淡风轻,那只说明准备得十分充分。我必须非常努力,你才能觉得我毫不费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位男作家生于1991年,今年满打满算34岁了,一上来先说自己追逐了文学梦二十年,从十三四岁开始想成为一个作家,屡遭退稿,却依然每天坚持写作。他之所以要从十三四岁谈起,我猜他是感觉把文学梦说成二十年才显得自己热爱文学热爱写作,只说十几年,就显得自己不够热爱,如果人能从出生的那一刻就产生作家梦,他也许会从那一刻说起,少一分钟都不算一辈子啊!
十三四岁的梦是认真的吗?十三岁的热爱是认真的吗?他轻描淡写,完全没提自己在这之前读过哪些作家的书,被哪些作品震撼到,受到哪些作品的启发,为什么会想当作家。是没有值得说的吗?也许也有,但他没提,毕竟要把重点篇幅留给死去的前女友。
一上来只是小娇羞地说自己在读博的时候谈恋爱了,遇到了初恋女友,完全不提女友已经身故,为什么呢,因为要蓄势啊,直接一上来说女友已经死了,那就是吃相难看的卖惨了,先小娇羞地讲讲自己恋爱了,讲讲自己在写作与女友之间自己总是选择写作,讲讲自己给女友画大饼,再说“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这不就更有故事感了吗?我曾经没有足够珍惜前女友,如今子欲养而亲不在啊!
另外,男作家给女友画的大饼:“如果我的小说发表了、获奖了,一定给她买化妆品、买衣服。”——啥玩意儿啊???
男作家说是在武汉大学读哲学博士期间认识的初恋女友,我没有去做更多探索,但合理推测吧,一个读哲学博士的人,交女朋友,那必然不能太低学历太低见识吧?但为什么男作家画的大饼是“买化妆品、买衣服”这种庸俗的事情?他心中的女友就是喜欢这种庸俗物品的庸俗女性吗?还是他认为自己能给女友提供的只有这种庸俗享乐?小说发表获奖之后的大饼就是有钱买东西吗?画大饼难道只能畅想买东西吗?不能畅想一些美好的精神大饼吗?我现在都能畅想一些,比方说二人携手逛书店,看到自己的书在很显眼的位置上,该是多么骄傲!比方说过节归家,亲戚们为了迎接作家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女友的所有亲戚都要男作家的签名赠书搞得女友不胜其烦!男作家是连这种精神大饼都想象不出来吗?所以画大饼的故事也纯粹是一种深情叙事罢了,依然是为了“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在蓄势而已。只是这位作家对大饼的想象力真的不咋地。
终于到了“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的大爆发之后,就是这个忍住眼泪努力不哭的画面。虽然我很恶心但我必须截个图放出来。从我的观感看,这似乎不是在忍住眼泪,而是在掐自己眼睛让自己眼睛泛红,他一遍又一遍地做这个动作,我甚至开始以我看了二十年宅斗小说的经验来怀疑他的手指头上是不是抹了姜汁!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这话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那位死去的女友说的,但男作家确实用女友的死塑造了自己的传奇。这种消费死者的表演,这种自我感动式的忏悔,这种深情才子的人设,放在虐心短剧里毫无违和感。好一场精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