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套同事工作计划
竟然多次在杯中“下料”
导致同事身体不适……
日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欺骗他人吸毒案,被告人李某三次给被害人小王的杯中投入“真话水”,最终因这样的行为受到刑事处罚。
三次在同事杯中“下料”
在一次出差期间,李某在酒吧偶然接触到了“真话水”。介绍“真话水”渠道的人说:“这个只需要几滴,让人喝下就会说真话。”这引起了李某的好奇,想要试验真假。为了套取同事小王的工作计划,他选择了小王作为试验对象。
一天晚上,李某与小王相约到饭店吃饭。就在小王毫无防备之时,李某趁机在他的杯子里滴入“真话水”,随后倒入菊花茶,欺骗小王饮用。
不久后,小王出现头晕、失去意识等症状,并于次日前往医院就医。经检验,小王的尿液和头发中检出氯硝西泮、赛拉嗪等镇定剂成分。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李某第一次给小王“下毒”。小王回忆起之前与李某两次吃饭后,也同样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自己还曾两次前往医院就诊。因为是熟人作案,直至第三次出现相同的症状,小王才有所怀疑。
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李某如实供述了全部三次作案事实。除了这次“下毒”,自己还曾在前几个月两次与小王的聚餐中,对其投入了“真话水”。
新型...隐蔽性极强
经查,李某所携带的“真话水”,成分为氯硝西泮、赛拉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氟硝西泮俗称“蓝精灵”
最初是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处方药
到了不法分子手里
他们会把它拌入酒水或饮料当中
教唆购买者混着酒喝,或含在嘴里
只需一粒,就能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而且干扰记忆
使人丧失行为能力
赛拉嗪(化学名:甲苯噻嗪)
一种被称为“僵尸药”的强效镇静剂
通常是用来给大型动物进行麻醉用的
有明显的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
却因与...混合滥用
在美国引发致命危机
——皮肤溃烂、呼吸骤停、致死率飙升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欺骗他人吸食...,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识别防范新型...
新型...拥有了更为隐蔽的伪装,从色彩鲜艳的糖果到包装精美的零食,从常见的饮料到时尚的,这些伪装...的外形与日常食品几乎一模一样,极具迷惑性,稍不留意就可能被其蒙骗。
“上头”
外观与普通极为相似,但其烟油中却添加了极易成瘾的“依托咪酯”成分,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滥用“依托咪酯”会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功能等造成影响。一旦超出身体耐受范围时,甚至会造成死亡。
“曲奇饼干”
犯罪分子将“...”成分混在烘焙原料中,制成曲奇饼干,增加...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从外表看与某款饼干无异,里面夹杂着绿色的物质。打开包装袋有异味,含有...成分。这种...饼干价格高昂,一片售价50元,相比...原料,饼干成品的身价翻了10倍。
“果冻”
形态与可食用的果冻基本相同。外包装简陋,没有注明成分、制造商等信息,制作过程中被掺入卡西酮类、苯丙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直接食用或混入酒水饮料中食用,对滥用者会产生兴奋和致幻作用,并导致狂躁、偏执及被害妄想,诱发各种暴力行为。
“跳跳糖”
包装上看与普通跳跳糖相似,但是糖里掺杂了...成分,迷惑性极强。...“跳跳糖”一般由芬太尼类(人工合成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裸盖菇(赛洛斯、赛洛西宾)等...制成,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相似。
“巧克力”
...“巧克力”外观上为黑褐色块状,和一般的巧克力相似。不法分子在巧克力中掺入四氢...酚、苯丙胺、K粉等...物质。外包装简陋,没有注明成分、制造商等信息或仅有外文说明,单颗巧克力铝箔纸包装的手法较为粗糙,存在伪装痕迹。
“奶茶”
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DMA等多种成分。这类...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与奶茶相似。此类新型...迷惑性很强,...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对吸毒人员极具诱惑力。
“可乐”
伪装成“可乐”的新型...是一种由...、...、氯胺酮等...混合而成的新型...。其外包装跟普通可乐很像,喝完会产生幻觉,全身高热发狂。它比...的危害更大,而且因吸食方法不同,对...危害也更大。
增强防毒拒毒意识
防范伪装...要记住
陌生人递来的“饮料”“零食”别碰
出入娱乐场所务必保持警惕
别因一时好奇误触红线
认清新型...的真面目
我们才能在遇到
他人引诱、欺骗自己吸食...时
保护好自己
大家一定要对...
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了解...的危害
坚决对...说“不”
让我们提高
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珍爱生命,远离...
拒绝药物滥用
综合自:新闻晨报、宾阳县公安局
期推荐
图文:朱江
校对:苏旸
责任编辑:金惠珠
分享 在看 点赞▼
上网也能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