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1199例基孔肯雅热,已确诊1199例基孔肯雅热,个人感染风险持续上升!佛山多区紧急通报

1199例基孔肯雅热

7月19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截至2025年7月18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16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1199例基孔肯雅热

7月18日晚,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委、区政府发布《告全体市民书》,称为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本周末开展灭蚊行动。

7月19日,据“健康南海”,截至2025年7月18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6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1199例基孔肯雅热

7月19日,据“健康禅城”,截至2025年7月18日,广东佛山市禅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2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1199例基孔肯雅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是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感染后,通常3至7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明显的关节疼痛或皮疹;还常伴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倦等不适。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

该病原流行于热带地区(如东南亚、非洲),但近期气候变暖致疫情北扩。在我国,基孔肯雅热主要流行于广东、云南、海南等南部地区。

“基孔肯雅”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弯腰行走”,描述了患者感染后因关节痛而身体弯曲的典型症状。这种疾病与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高度相似。

跟登革热有何不同?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由伊蚊传播,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初期都有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容易混淆。

不过,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防蚊灭蚊是关键

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疫苗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病例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因此,预防的核心就是斩断传播链——防蚊灭蚊!

翻盆倒罐清积水。室内水生植物3-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没有蚊虫孳生地就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叮咬。

积极动手灭蚊虫。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要备好,卫生死角要处理,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毒的传播。

个人防护要做好。出门穿浅色长衣长裤,户外树荫草丛少逗留,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

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早期对症治疗

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综合|健康顺德顺德发布 健康南海 健康禅城 南方日报

编辑| 琳琳

新闻线索征集热线:

025-83195110

邮箱:jstvinews@163.com

热点推荐

点亮,关注更多最新消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