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向美消防员举起了枪,是谁向消防员举起了枪
- 更新日期:2025-07-04
- 查看次数:1
当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扑救山火时,子弹却从背后射来——这不是好莱坞灾难片的桥段,而是6月29日发生在美国爱达荷州科达伦市的真实悲剧。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竟然是一起事先谋划的诱杀行动,目标就是这些无辜的消防员。
爱达荷州位于美国西北部,科达伦是一座拥有5.5万名居民的城市,靠近华盛顿州边境。坎菲尔德山是一个健行和骑单车区,该处树木繁茂,灌木丛生,步道纵横交错。
当天下午1:21,该地警方接到了火灾报警电话,消防员们马上前往火灾地点扑救。然而,就在40分钟后,枪声响起,两名消防员应声倒地。枪手就躲在该地的密林之中,使用大威力步枪射出了罪恶的子弹。
爱达荷州消防官员随后表示,这场火灾并非意外,而是人为纵火,目的是诱导第一批赶到现场的应急人员,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袭击。
事件发生之后,现场立即被封锁,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已要求居民就地避难,并避开登山口及周边道路。警方赶到现场,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已参与调查。
执法人员遭到了枪手的继续伏击,交火持续了数小时。后来,特警在山区内找到了一名男性死者,其身旁有武器。据推测,此人可能就是凶手。
库特奈医疗中心证实,三名消防员被紧急送医,其中两人抵达时已无生命体征,第三名伤者仍在抢救。
枪战结束之后,山中灌木丛的大火仍在燃烧。应急部门被迫宣布:“所有灭火资源暂时撤离,火线可能持续数日。”
大家都知道,消防员的工作危险性大,在任何国家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那么,凶手为什么要故意纵火、诱杀消防员呢?
在美国,发生任何事都不奇怪,因为,这已经不是美国人第一次诱杀消防员!
2008年7月21日,密苏里州梅普尔伍德消防局接报一辆停靠在住宅前的卡车起火。消防车赶至现场后,埋伏在屋内的嫌烦突然向一名消防员开枪,造成消防员当场死亡,两名赶来的警察受伤。随后嫌犯开枪自杀。
2012年12月24日,纽约州韦伯斯特镇居民斯彭格勒故意纵火焚烧自宅,引诱消防员到场后,向消防车和人员扫射,造成两名消防员死亡,两名重伤。嫌犯在和警察对峙一小时后自杀。
毫无疑问,这些人的目的就是报复社会,并且选择了对消防员下手。而这不过是美国的“持枪自由”所造成的必然悲剧而已。
特朗普开启2.0任期之后,得益于特朗普对“持枪权”的大力支持,美国的枪击案数量正在蹭蹭往上涨。
2025年2月7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命令司法部审查并撤销拜登政府期间所有涉及枪支的行政规章。白宫同日宣布解散“枪支暴力预防办公室”,并下令恢复ATF枪支许可审核宽松标准,取消对枪支商的严格执法政策。
在特朗普的支持下,美国的枪支产业受到鼓励,控枪团体处于防守地位,NRA等枪支利益集团则获得前所未有的政策认同与话语权。
2025年上半年,美国发生了大量枪击案,其中大规模枪击事件就有246起,导致多人伤亡。
其中,影响最大的一起莫过于6月14日发生在明尼苏达州的两起针对民主党州议员的枪击事件。这一事件造成民主党州众议员梅丽莎•霍特曼与其丈夫不幸身亡,民主党州参议员约翰•霍夫曼与其妻子也身中数枪。
其他各种枪案更是奇奇怪怪:
2025年1月22日,田纳西州一名17岁学生在高中食堂使用半自动步枪开火,导致一人死亡,两人受伤。嫌犯在开火后居然还有时间自缢身亡。
2025年2月22日,一名嫌犯持半自动手枪进入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医院的ICU,劫持医护人员并开火,造成一名警员死亡。
而这次针对消防员的屠杀,更是暴露了美国社会的更多深层问题,其中,应急体系脆弱、公共安全沦陷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地步。
美国长期标榜其应急体系拥有“全球最成熟的资源调度与多部门联动机制”,但本案却无情撕破了这层遮羞布。
面对人为纵火加狙击的高度复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不仅未能提前预警,反而被轻易诱入陷阱——这是程序失灵,更是结构性溃败。
就拿这次事件为例,枪击发生前整整40分钟,火警已经报出,却没有任何预警信号促使执法单位对地形复杂、平民混杂的山区进行武装先遣侦察。结果,消防员在毫无戒备状态下进入伏击圈,成为“移动靶子”。
同时,现场火情未控,枪声四起,但灭火资源只能全面撤离,山火蔓延无人应对,居民陷入“就地避难”的恐慌状态。整个坎菲尔德山区完全失去紧急服务能力。
应急体系的本质,是对不可预见风险的系统性回应能力。而这次爱达荷州的悲剧说明:美国所谓的“联邦 州 地方”多元应急架构,在面临新型复合型暴力(例如纵火 伏击)时,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协同。
如果说应急体系崩塌揭示的是结构性的技术与管理漏洞,那么“公共安全的沦陷”则指向更广泛的制度性失能和社会心理塌陷。
基础公共安全的概念正在美国社会中被“武装自由”所替代。枪手动辄携AR-15伏击平民、警察甚至医护与消防,这并非孤例,而是常态化趋势。美国的“公共空间”已不再安全,服务岗位成了高风险职业。
同时,在结构性暴力环境中,国家无法维护基本公共秩序。火还在烧、人还在中弹,但政府的回应却只能是“暂停救援”“就地避难”,意味着对社会的核心功能——控制与保护——已失去操作能力。这种“治理真空”正是公共安全沦陷的根本体现。
美国曾以“人民免于恐惧的自由”自居,但今天的现实是:人们无法免于无差别枪杀、公共服务者无法免于枪林弹雨、政府无法兑现“安全”的承诺。公共空间不再属于所有人,而被少数携枪者控制。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一个连救火英雄都无法保障生命安全的国家,还能自诩“自由世界领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