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螺-栖息于潮间带岩石上的软体贝类

芝麻螺

《芝麻螺》,此词条收录于04/13,仅供参考

      芝麻螺(学名:Planaxis sulcatus),又名单齿螺、香玻螺、波螺、华肉、花玻螺、石叠螺、洋帽墩、草一齿螺,是原始腹足目马蹄螺科单齿螺属的腹足动物。是中国南北潮间带分布最广的软体贝类之一,它以海藻为食,在石缝或石块下尤其多,夏天退潮时比较多。其繁殖季节一般为7-8月。

      芝麻螺在中国分布于南北沿岸,在东寨港的北港岛常见,在舟山内外侧岛屿沿岸也有。国外在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以南、本州、四国、九州,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印度沿岸,澳大利亚东部和西部,非洲东部海域均有分布。

      芝麻螺个头小,盔甲厚,外唇薄,内唇厚,壳色多为墨绿,螺壳上有点状的小疙瘩,粗看如撒了一把黄褐色的芝麻,故名芝麻螺。芝麻螺肉丰腴厚实,宜爆炒,有鲍鱼的口感,略带酱香味,还有甜味,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小鲍鱼。芝麻螺壳晒干,可入药,味咸、性寒,归肝、肾经,可平肝潜阳、益肝补肾。珍珠层厚,可制作纽扣或贝雕工艺品,经济价值较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