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浙商证券汽车
最佳答案:
行业趋势
- 乘用车市场稳步回暖:2024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产销量和零售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渠道库存压力得到缓解。出口方面,乘用车出口量持续增长,2024年一季度出口量同比增长34.4%。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4.7%,渗透率达到36.7%,较上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其中,插电混动车型(PHEV)增速最快,达到75.9%,预计将在新能源车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 电动化带动自主崛起:电动化趋势促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对燃油车市场形成挤兑。2022年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7.8%,持续提升。
投资机会
- 出海业务改善标的:建议关注海外营收占比较高且盈利能力有望改善的公司,如均胜电子、爱柯迪、银轮股份、中鼎股份。
- 管理能力优异的内生增长公司:推荐拓普集团、福耀玻璃、伯特利等具备优秀管理能力和内生增长潜力的公司。
- 电动化龙头:关注特斯拉产业链相关公司,如拓普集团、东山精密、爱柯迪、旭升集团。
- 检测及模具:行业成长性与车型开发数量相关,推荐华依科技、中国汽研等。
- 汽车电子:技术壁垒较高,竞争格局较好,推荐科博达、伯特利等。
- 国产化标的:看好座椅产业链的合资向自主替换,推荐上海沿浦、继峰股份等。
- 一体化压铸和乘用车座椅国产化:关注一体化压铸和乘用车座椅国产化领域的投资机会,推荐文灿股份、继峰股份、上海沿浦等。
具体公司推荐
- 安车检测:公司在用机动车检测龙头,运营服务与新能源车检助力经营反转向上,给予“增持”评级。
- 理想汽车: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20港元,认为公司现金储备充足,研发投入有望带来销量持续增长。
浙商证券认为汽车行业在经历短期调整后,将迎来确定性复苏,建议关注具备出海业务、管理能力优异、电动化龙头、检测及模具、汽车电子、国产化标的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明泰股份IPO终止:原计划募资9.2亿元,陈金明家族控股
明泰股份的IPO之路似乎并未顺利。4月7日,浙江明泰控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机构浙商证券主动撤销了上市申请,导致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了其发行上市的审核进程。该公司曾于2020年6月首次预披露招股书,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尽管在2021年1月顺利过会,但最终未能上市,原因曾被明泰股份归咎于多方面因素。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筹备,2023年2月,明泰股份重启IPO,原计划通过此次募集资金达到9.2亿元,用于汽车标准件研发和新增产能项目。明泰股份成立于2001年,由陈金明家族成员控股,其业务聚焦紧固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尤其在汽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公司拥有两个生产基地,与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国内外的一级供应商名单。
尽管业绩表现良好,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明泰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逐年增长,但IPO终止意味着其上市梦想暂时搁浅。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螺栓产品,占据了大部分营收份额。报告期的产量和销量均显示出公司生产销售规模的持续增长,显示出其在紧固件市场的实力。陈金明家族作为实际控制人,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超过60%的股份,显示出家族对企业的重要影响。
尽管IPO计划未能实现,但明泰股份的业务运营和市场地位仍值得关注,未来可能继续寻求其他上市途径或调整发展战略。